葡萄酒的“雜”是怎么樣的呢?在葡萄酒的世界,存在著各種“雜”,例如雜交葡萄品種等,接下來跟著小編來一一學習葡萄酒知識吧!
1、在葡萄酒的世界,不論是如今日漸落沒的雜交葡萄品種
還是有機葡萄種植法逐漸的走回人們視線中的葡萄園工藝,葡萄酒世界永遠都是這么的復雜,而這個雜也是一直都是人們爭論的焦點,在追求純粹的風氣影響的今天,混雜風格的保存,其實也可以成為一種讓人尊敬的執(zhí)著。古人云:暮春三月,江南草長,雜花生樹,群鶯亂飛。雜亂二字,殊非雅馴,于此卻撐起了一片爛漫春色。立夏前的較后一個春日,來個葡萄酒“雜”談,一談葡萄酒的“雜”,也算作個紀念。
2、“雜”交
袁隆平院士以雜交水稻良種躋身政協(xié),蠻聲海外。但在葡萄的世界中,人工雜交可沒有那么好的聲譽,盡管赤霞珠也是雜交品種(CabernetSauvignon=CabernetFranc+SauvignonBlanc),但年代久遠,已無法考證是否出于人工。
米勒托高(Müller-Thurgau)是雷司令和瑪德琳(MadeleineRoyale)的雜交品種,生于1882年,一度是德國種植較廣泛的葡萄。在二戰(zhàn)的廢墟上,香氣濃郁、產量高又抗病蟲害的它廣受青睞,壓倒了雷司令,成為廉價甜白的主力,大量出口。沒想到,1979年一個超冷的嚴冬,凍死了大量的米勒托高,而平日顯得嬌貴的雷司令,倒安然無恙。此時,市場的口味也發(fā)生了變化,低酸度、難陳年的米勒托高身價驟降,即使躲過嚴冬,也被酒農拔起,換種了雷司令或西瓦娜(Silvaner)??蓱z它在新西蘭也有類似的一番經歷,釀酒業(yè)起步時頗助了一臂之力,等到人們發(fā)現長相思更適合島國的風土,它又只能被打入冷宮了。
不過,時至今日,這種葡萄在德、奧、意、美、日、新西蘭等地還有不少人種。米勒托高屬于半干或者微甜,香氣芳烈,沒有雷司令的汽油味,如果不考慮陳年,其實是很討喜的。
雖然不比當年,但是仍然有不少酒莊在努力嘗試釀制**的米勒托高,雷司令的孩子還有不少,克爾納(Kerner)是它和Trollinger的雜交品種。后者是以汽車搖籃斯圖加特為中心的施瓦本地區(qū)的驕傲,在意大利叫做SchiavaGrosso。大多數德國Trollinger都是微甜、低酒體,宜在一年內喝掉。有一種說法:對于施瓦本人,Trollinger是較好的紅酒,而對于其他地區(qū)的德國人這就是糖水。克爾納就是一位施瓦本詩人的名字,它香氣高,酸度也不低,陳年潛力高于米勒托高,但不及雷司令。白桃、青蘋果和柚子是它的經典香氣。
丹菲爾德(Dornfelder)可能是紅葡萄中較有生命力的人工雜交品種了,至今它還在德國紅葡萄中排行老二。1955年它誕生于施瓦本,產量高,含糖量也高,容易栽培,在英國都能種,而且無論是否進桶,都能釀出不錯的酒。個人喝到過幾款出色的丹菲爾德,雖然復雜度比不上黑皮諾,但果香宜人,清甜可喜。
如今的葡萄酒世界崇尚自然風尚,提到人工似乎就直接被打入了低端行列,但是,依然有人堅持持之以恒的培育新品種,因為這是一種文化,一種“老”的東西,總會有人堅持并持續(xù)下去。
3、“雜”植
除了品種的雜外,關于田間種植,也是饒有“雜”趣的。
很多葡萄酒的釀酒師都相信,他們的葡萄可以從周邊的花木汲取香氣和風味。比如,普羅旺斯的很多紅酒有薰衣草香,南澳的西拉有桉樹氣味,這都是當地的典型風格。葡萄和合適的其他農作物混種在一起,有利于增進土壤肥力,抑制病蟲害,恢復和維持土地的自然生態(tài)。近年來不少生物動力法酒莊的實驗和實踐,為此指明了道路。
普羅旺斯薰衣草園(左)與澳洲桉樹林(右),常被認為是其他植物對葡萄影響的證明。不同種的葡萄在一起雜種,混釀,就形成了所謂的fieldblend。其實這做法并不新鮮:五十年以前,美國人還沒有把品種寫上酒標,沒人那么在意,酒農們也是有啥種啥,葡萄藤基本來自鄰居或者老家,多個種類混雜在一起,本是常態(tài)。如今,大概只有較講究和較不講究的酒莊這么做了。
一款好的葡萄酒產生,離不開好的葡萄品種,雜交的葡萄品種在多數人看來大多數時候是沒有那么純粹,那么高端的,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存在的價值,葡萄的世界并不像我們想象中那么簡單,相反它很復雜,所以,我們在選擇葡萄酒的時候千萬別走入一個誤區(qū),只要用心去感覺,選擇自己喜歡的葡萄酒品牌就好了!
以上都是關于葡萄酒的各種“雜”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,想了解更多的葡萄酒知識,記得關注哦!